由政府機關共同籌設的網路內容防護機構「iWIN」,是以保護兒童色情為出發點的組織,向來受理檢舉案件並且通知網站、論壇負責單位處理,但是近日不斷傳出以「要求下架」的行動,對二次元遊戲、動漫產品的二創作品圖像下架,引發各界爭議。除了廣大 ACG 社群感到不滿以外,今日由動漫工會主辦、,台灣 ACG 研究學會、國立臺灣大學卡通漫畫研究社的「創作者議題論壇」於台大展開中。

此風波造成最大爭議的核心之一,就是衛福部基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認為虛擬創作不僅含有兒童色情內容,且法規並沒有特別將「圖畫」限定於真人,因此只要圖文涉及性剝削,且外表上像是兒童或青少年,都應受前述條文管制。因此衛福部認為,就算是虛擬創作如動漫,也不應該違反法規。
此爭議諸多,但大多共識會落在「如何認定內容是否以兒少為創作主體」。包括日本國會議員赤松健在內,日本不同世代的漫畫家對此議題聲援,不僅僅是因為同為二次元創作者,而是在世界公認最蓬勃發展二次元動漫文化的日本,也發生過如今年台灣即將遭遇到,以保護兒童為出發點干預創作自由的事件,但最後日本制定《兒童色情法》,以保護「實際存在的兒童」為主,並不對二次元創作主體干預。

日本漫畫家、參議員聲援台灣創作自由
《純情房東俏房客》、《魔法老師》漫畫家、現任日本參議院議員赤松健
純情房東俏房客》與《魔法老師》在台灣大受歡迎,真的是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目前有件事情讓我很擔憂,在台灣有機構以外表判斷一個角色是否成年的角色,並且企圖加強法律規範。

日本幾年前也發生過想要透過法律規範創作虛擬角色的狀況,但是並沒有科學根據指出,創作出來的虛擬角色會引發犯罪,而且這種說法,是警方單方面的說法,我們認為與其把時間與精力,投注在虛擬角色上,不如去拯救實際上受到危害與需要幫助的兒童,因為這個緣故,最後日本的創作並沒有受到法律規範

日本參議院議員山田太郎
身為參與過許多關於創作自由的國會議員。大家都說日本與世界比起來,創作自由更加受到保障,尤其對創作者有著非常適合活動的環境。身為保障創作自由的人我覺得是非常值得高興且驕傲的。

我聽說台灣跟日本一樣,創作的自由受到重視,我認為這是論壇上以及台灣各位努力的成果。但不論日本台灣都出現過危害創作自由的行動,主要的問題就是企圖以法律規範虛擬兒童,但沒有證據顯示創作虛擬兒童會導致犯罪,也沒有證據顯示透過法律規範就能夠保護兒童不受犯罪危害。

企圖以法律進行規範的想法,可以看出是有心人士認為創作虛擬兒童,不該受到創作自由的保護,因此當然要受到規範。但是認為何種創作該受到保護,是該由我們每一個人來決定的。沒有實際存在的被害人,只基於不值得受到保護,或是個人喜好等理由。就透過法律規範創作是絕對不能發生的事情。

當然保護兒童不受犯罪、霸凌、虐待等危害相當重要。為了達成這點,日本提議成立行政單位「兒童、家庭廳」,而且讓這個單位正式成立。我並非反對保護兒童不受犯罪危害,而是認為透過法律規範創作自由,無助於保護兒童不受犯罪危害。因此認為創作自由不該受到規範。可惜的是針對虛擬兒童創作進行規範這點。正在全球進行中。有許多人把問題與兒童人權劃上等號,但是我認為沒有實際存在被害人的虛擬兒童相關問題,是文化方面的問題,人權在全球觀點固然重要,但是文化更重要的是來自於區域觀點。
《小拳王》漫畫家千葉徹彌
日本漫畫界過去多次成為試圖沿革規範自由創作的機構與其擁護者鎖定的目標,每一次都是透過許多日本漫畫家,攝影家、小說家、映像作家呼籲大眾「創作自由」與「知情權」的重要性,才得以堅持至今。

日本過去甚至曾經由反對創作自由的保守人士,製造了在學校內以燒毀大量描繪暴力、性感場景漫畫、寫真集的方式表達訴求的事件。每當談起這件事,我永遠不會忘記,當時未能阻止的大師手塚治虫對此感到萬分痛心的眼淚,我們珍貴的台灣漫畫家朋友們都非常年輕,都是世上寶貴的人才,想必未來將創作許多精彩作品。如此具壓抑創作力的法律規定,將帶來比那些法律推動者想像中還要壞上幾倍、甚至數十倍的影響,漫畫創作就是如此微妙且細膩的事情。

為了描繪出清澈明亮的耀眼光芒,必須用雲彩甚至是黑暗、烏雲來襯托,如果一昧追求外表美好且正確的事物,調色盤將只剩下「白色」,無法創造出繽紛迷人的世界。還請給台灣創作者們留下各種充滿色彩的「顏料」,呼籲台灣的社會大眾不要對創作帶有先入為主的成見看待或貼標籤。

日本漫畫家協會里中満智子理事長
將自己的內心世界,透過獨到手法傳遞給人們,這就是創作。為構築豐富的創作世界,不可或缺的是創作者能自由的構思與表現。失去表現的自由,就無法創作新的世界。人類發表創作已有悠久歷史,「表現的自由」時不時會因被認為擾亂社會安定,進而受到規範。然而這大部分,都是統治者用來壓抑不利與己的思想的手段。

「新興文化」常淪為受害對象,漫畫在日本也因被認為「會為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多次面對表現遭受規範的危機。虛擬少年少女的存在,會威脅到現實中少年少女的人權,人們想用這個理由企圖規範表現的自由。但這個理論是缺乏科學根據,為「提供少年少女健全環境」而達成這些善心人士的要求。對「虛擬的少年少女」進行規範,大概是最省事的作法吧。

比起維護虛擬少年少女的人權,我更希望大家著重在保護現實的少年少女,或許杜絕不健全的影像,就能讓部分人安心。但我們無法否認這可能會讓掌權者,能夠以部分影像為由獲得扼殺不利自己創作的手段。擁有發言自由、發想自由及表現的自由,才能夠創造出接納多元型態的自由。表現的自由非常可貴,讓我們一起加油。
動漫工會呼籲衛福部、文化部應負責正視問題
動漫工會劉佳豪理事長表示,iWin 是由政府機關共同籌設的網路內容防護機構成立多年,根據意識框架每年受理相關申訴,並且年年召開多次會議「多方利害關係人諮詢會議」商討框架標準。然而這會議中並沒有任何成員以創作者身分參與,不符合該機構想像。

然而成立十幾年的的組織,在 PTT 網路論壇 CCHAT 檢舉事件後,短短數天內收到了 1366 個投訴案件。這遠大於平均一年三到五千件,絕大部分還是境外網站。如此異常的申訴量也驚動到該機構後續處理,因此召開了新一波的「多方利害關係人諮詢會議」,但此次會議中 iWin 的框架想法並未受到大多數與會成員認同與買帳。

隨著議題逐漸升溫,日前於二月初衛福部保護司在回應上,表現出不願意溝通,並且只想在自己的圈圈內行事的態度。而且判斷基準上更趨於主觀判斷。他並提到三月將召開專家會議,邀請一定比例的動漫業者參與認定標準。動漫工會認為,基於法律位階與監督的概念,實務上行政機關可能將規範虛擬兒少納入行政命令範疇,

此外在 2 月 23 日的閉門座談會當中,動漫工會發現相關與會人士的共識有次元上的隔閡,主張規範方而且引用國外戀童癖等案例代換討論,並未得到相關動漫與會人士的認同,無法做出結論。有趣的是,當時衛福部均表示依法有據,且司法院表示函覆衛福部,非真實兒少從立法例來說是有爭論性。

動漫公會表示,將持續參與相關會議,爭取表達的機會,並且站在保護創作者權益的立場。呼籲衛福部保護司應負起對社會大眾溝通與說明的責任,而不是一直開會,更必須在充分權衡利害關係人意見前,不應妄作任何擴大法令的解讀與修訂,且相關會議必須開放線上直播,接受大眾檢視。而文化部做為主管機關不該繼續沉默,更需正視創作者提出的問題,並主動與衛福部接洽協調。也請關心相關議題的愛好者、從業人員,必須保持關注,避免權益受害。